1960915_634331586638925_125516648_o 

 

 

文章來源:法鼓山《人生》雜誌第367期

 

佛陀是如何看待抱怨呢?
當舍利弗成了被抱怨的對象,他如何因應?
讓我們從佛典故事中學習智慧,
來化解「抱怨」,讓身心更和諧。
------------------
從佛典中學不抱怨

■黃佳卿

舍利弗面對抱怨之道

智慧第一的舍利弗,擁有人人讚歎的謙虛、忍辱力,當他被人抱怨時,是如何應對的呢?南傳《法句經.第7阿羅漢品》提到,在一次的結夏安居後,每位阿羅漢都向佛陀告假,離開祇園精舍,各領著隨行眾出外遊方;佛陀指派舍利弗擔任僧伽的指導人,所以比丘們在離開之前,也會向舍利弗告假。舍利弗也會向每一位比丘問候,一一叫出他所認識的比丘的名字。

其中有一位比丘,以為舍利弗認識他,應當知道他的名字。當舍利弗沒有叫出他的名字時,一股憤恨油然生起,正巧舍利弗經過這位比丘身旁時,衣角碰觸到他,更使得比丘備覺委屈,因此一狀告向佛陀說:「世尊,那舍利弗真傲慢!以為自己是大弟子,竟敢打我一記耳光,差點就毀了我的耳朵;而且打了我之後,連道歉也沒有就自己外出遊方了。」這位比丘不僅向佛陀抱怨舍利弗不叫他的名字,還加油添醋,誣陷了舍利弗。

佛陀請人將舍利弗叫到面前,詢問是否如告狀的比丘所說的情形,舍利弗並沒有立即否認這項指控,而是心平氣和地說:「世尊,一位堅定持戒並且就身觀身的比丘,如果有對不起其他比丘的行為,不會不道歉就逕自離去。」

舍利弗接著說:「我的內心平靜無瞋,就像大地一樣,當美麗的花朵綻放時,沒有喜悅的感覺,糞穢堆在上面,也不起憤怒。」舍利弗一連用九種譬喻,說明自己的德行,大地也因為他說出真實的言語,而震動了九次。

詆毀舍利弗的比丘,受不了良心的譴責,立刻跪在佛陀面前,承認自己的惡心與惡行。佛陀於是請舍利弗原諒這位比丘,舍利弗雙手合十回答:「佛陀,我真心地原諒這位比丘。假如我有冒犯的地方,也希望比丘能原諒我。」

面對他人的抱怨和指責,舍利弗不以憤怒和瞋心回應,心如同大地,寬容地涵納一切,佛陀因此作偈,讚歎舍利弗的心性就像門柱一般安穩,也像一池清淨的靜水、沒有污泥的池塘,內心保持祥和寧靜,也就不會因外境的變動而有苦受。

抱怨命運的比丘

南傳《法句經.第21雜品》提到一則故事,在十月和十一月的月圓之夜,印度毗舍離燈火通明,人們聚在城裡高歌、跳舞,歡欣慶祝節慶。這時候,一位比丘從城外遠眺城裡的熱鬧景象,突然感到一陣落寞,心中對出家生活生起不滿。他喃喃自語著:「再也沒有人的日子過得比我更糟了!」護守森林的護法聽見喟嘆,立刻出現在比丘面前說:「在地獄受報的眾生羨慕天神的生活,同樣的道理,城裡的人們也會羨慕在林中清淨修行的比丘。」聽完,比丘頓時明白,生活中沒有究竟的滿足,無須抱怨自己的人生; 接著便懺悔自己起了退心。

隔天清晨,比丘前去向佛陀頂禮問訊,佛陀向他開示,出家和在家的生活各有苦處,一切眾生都還在生死輪迴的苦中,你當觀想世間的無常變化,精進修行,不要在輪迴中一再受苦了! 

受苦如中箭,不受第二箭

遇到不順意的情況,身體已經生起苦受了,如果還心懷怨嘆與抱怨,等於是向自己射出了第二支箭。在《雜阿含470經》,佛陀於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蘭陀竹園,向諸比丘提問:「一般人有樂和苦的感受,也有不苦不樂的感受,比丘們!你們也有樂的、苦的、不苦不樂的感受,你們的感受和一般人的有什麼不同呢?」以此指導弟子正念覺知諸受,而不被貪、瞋、癡煩惱所牽絆。

佛陀解釋,一般人面對身體上的苦受時,心裡往往產生憂愁苦惱、口出怨言,甚至憤怒、失去理性。這時,正有二種受交相增長,不僅身體受著痛苦,內心也在受苦。佛陀比喻這樣的情形,就像一個人中了一支箭後,接著又中第二箭,受著雙重的痛苦。

佛陀接著說:「凡夫在歡樂時就耽溺於享樂,受到貪欲煩惱的驅使而不自知;痛苦時則忿忿不平,被瞋恚煩惱所綑綁而不自知。對於樂受和苦受的生滅變化、味著過患,以及出離之道等,無法如實知見,所以當生起不苦不樂受時,同樣也會被愚癡煩惱困擾著。」

佛陀的阿羅漢弟子和一般人一樣,身體也會有苦受,但他們覺知苦受時,不起憂悲、瞋怨、迷亂等不平衡的心理。阿羅漢只有一種感受,那就是身覺知苦,而心不生瞋怨煩惱。同樣地,阿羅漢只有身體覺知苦受、樂受、捨受,內心沒有被貪著、瞋恚、愚癡煩惱繫縛;就像一個人中了一箭後,不再向自己補第二箭。(圖/菊子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LL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